浙江教育報:勿以事小不表揚 | |||
|
|||
課間,我從小L的座位經過,一只掛在她課桌旁的垃圾袋瞬間吸引了我。“真棒!”我說,“這個習慣還保持著呢?” 小L紅著臉點點頭,我豎起大拇指給她點了個贊。 三年級時,我給學生布置了“自帶垃圾袋”的任務,為的是讓他們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 剛試行的時候,學生很積極,每天都帶垃圾袋來學校,班級的衛生狀況也因此大為改善。但沒有人督促,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漸漸忘了這件事。 兩年過去了,我竟然發現,害羞的“後進生”小L把這個習慣堅持了下來。除了驚訝,我只能表示佩服。 回到辦公室,我立馬拿出我的“分享日記”,把這件事寫下來準備上課時讀給大家聽。 讀“分享日記”是我們班的一個傳統。每一天,我都會選一件值得表揚的事寫入日記本,事情的主人公都是班裏的學生。對他們來說,被記錄在“分享日記”裏是無上的光榮。 聽我讀完,全班自發為小L送上熱烈的掌聲。這樣的情形對小L來說,是小學5年以來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經過這次“日記表揚”之後,全班又掀起了帶垃圾袋上學的風潮。 然而,和上次一樣,這股風沒刮多久就停了,只有小L還在默默堅持。 六年級畢業,離開學校的那天,小L的手上還提著一個鼓鼓的垃圾袋。 這件事令我難忘,因為它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來自教師的一個表揚,在學生的心裏分量有多重。對於班級的“後進生”來說更是如此,因為教師的表揚對他們來說更加稀缺。這在我後來的帶班中一次次得到印證。 現在我帶一年級,去年上學第一周,有個學生早上來校時遇到我,非常有禮貌地向我鞠個躬,問聲好。 我覺得他可愛,便給他拍張照,發在朋友圈裏。這事過去半年多,他每次遇到我還是會向我非常禮貌地鞠躬和問好。即使他上課時被我批評了,下課時遇到我,依舊如此。 我規定堅持讀書打卡有獎勵,但班裏有個學生因為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沒有手機。她怯生生地問我,能不能到辦公室讀給我聽,我不僅同意了,還寫了篇“分享日記”當眾表揚了她。從此,她就成為我辦公室的常客,每天讀書給我聽,從未間斷。 我曾經以為,教師的表揚是可有可無的,現在才知,它在學生心目中如同珍寶;我曾經以為,被表揚是優等生的特權,現在才知,被表揚是每個學生的渴望;我曾經以為,學生只有幹了件“大事”才能表揚,現在才知,再小的事情都值得被表揚,都能把學生心中的熱情點燃。(2022年5月6日 來源:浙江教育報8版 通訊員:平陽縣鳳臥鎮紅軍小學 鄭希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