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聞客戶端:“最”溫州丨每年安排不少於一千萬元財政資金,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 | |||
|
|||
日前,溫州出臺《關於進一步推進在溫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見》。據悉,溫州市本級財政每年將統籌安排不少於1000萬元財政資金用於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發展,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安心留溫、紮根在溫,為打造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名城註入不竭動力。 根據該《意見》,在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支持方面,溫州將精準謀劃“三聚焦”,即聚焦師資培育、聚焦平臺搭建、聚焦個性群體,進一步加強課程建設、打造實踐基地和推動校企協作。具體舉措包括每年評選約10個高校“創新創業名師工作室”,一次性給予工作室10萬元經費支持;建成一批創新創業教育特色精品課程,每年評選10門以上市級精品課程,每門課程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推動有條件的高校建立虛擬仿真創業訓練平臺,每個平臺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叠代升級現有高校創業園、眾創空間,面向在溫大學生免費開放;小班化、案例化開設實驗班、企業接班人培訓班等,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按每個班級5萬元經費標準予以支持等。 創新創業不僅需要真金白銀,還需要強有力的政策引導。溫州將落實空間供給、普惠金融、保護救助等政策,確保在政策層面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添動能。《意見》明確,完善從眾創空間、孵化器到加速器、產業園區的孵化鏈條,鼓勵各地在由政府投資開設的孵化器等創業載體中至少安排一個集中點,以先租後補的形式免費提供30%以上的場地給高校畢業生;發布融資需求清單,提供高校畢業生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推動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精準落地;鼓勵高校和地方探索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風險救助機制,加大對困難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扶持力度,采取創業風險補貼、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等方式予以支持。 《意見》還對創新創業必需的良好外部環境支撐作出了規定。據了解,溫州將在資金籌措、賽事能級、轉化機制等方面著力變革,引導社會資本支持,積極承辦創新賽事,推動成果高效落地。以著力完善轉化機制為例,溫州將鼓勵教師參與學生創業項目,每年培育師生共創精品項目不少於30個,每個項目獎勵5萬元;在校大學生和畢業5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在縣級以上創業大賽中獲得三等獎以上的優秀項目,在溫州市落地並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按縣級、市級、省級、國家級分別給予企業相應的項目補貼,其中獲得國家級一等獎的將給予50萬元補貼。 【浙江新聞+】 助力大學生“雙創”16條措施 1.構建創新創業導師體系;2.推進創新創業課程建設;3.打造高校創新創業實踐基地;4.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5.校企協同培育創新創業人才;6.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空間供給;7.落實創新創業減稅降費政策;8.落實創新創業普惠金融政策;9.落實創新創業保護救助政策;10.推動創新創業服務體系數字化建設;11.提升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帶動作用;12.引導社會資本支持創新創業;13.完善創新創業成果轉化機制;14.推動大賽優秀項目落地;15.積極爭取承接各級大賽;16.積極培育創新創業大賽品牌。(浙江新聞客戶端2022-05-24 編輯 項銳 共享聯盟溫州中心站 柯哲人) |
|||